→课程简介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 人才培养 > 物理实验 > →课程简介


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针,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,构建以“学生为中心”,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“基础-综合-开放”三层次、三能力、多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。建设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;实践问题引导的互动启发教学方法;建设各类资源库,自研三维虚拟仿真系统,2021年编写问题启发式教材;建设开放物理实验室,与课程同步进行开放物理实验,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竞赛,取得一系列成果。2016年课程立项校级精品课、2020年立项虚拟仿真一流实验课程;2023年获校级教改成果特等奖1项,2014、2016、2020年获校级教改成果二等奖3项,于2021年立项陕西省一流课程建设。

.  构建“三层次、三能力、多课程的实验课程体系。

“基础-综合-开放”三层次、三能力、多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。面向全校工科类、经济管理类及护理等专业学生开设。

 

图1 “基础-综合-开放”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

三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、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。

三层次构建基础物理实验®综合物理实验®创新开放实验三个层次。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,各层次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,最终形成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全面发展的能力。

多课程:六门课程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结构。课程有:基础物理实验(大学物理实验1/16学时、大学物理实验2/32学时)、综合物理实验、开放物理实验1(48学时)、开放物理实验2(32学时)、物理虚拟仿真实验(32学时)。

.  基础物理实验中的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”培养

建立以培养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养三位一体的实验课培养目标。每个实验项目设置了分层次实验内容,明确每个实验项目的知识、能力、素养的目标培养点。面向全校工科类学生开设。

      1. 知识培养

各实验内容及实验仪器所涉及的物理原理、物理知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;有效数字运算,不确定度计算,各种数据处理方法(列表法、作图法等)等。

      2. 能力培养

图2   能力培养关系图

      3. 素质培养

实验素养、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、工作乃至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。基础物理实验课要求每位学生在预习、操作、数据处理三个环节独立完成,可以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意识。特别是不少物理实验仪器较难调节,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进行操作,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迎难而上、坚持不懈的实验精神,进而提升实验素养。另外,通过实验室氛围建设也为人才素质培养提供了环境支撑。

图3   素质培养

.  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

在课程教学中,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:“问题启发式(PBL)+对分课堂(PADO+任务驱动”。编写了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”在线题库,促进学情精准了解,促进师生高效互动。

210道建设题库,涵盖每个实验的知识、能力、素质要素。该题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实验中的素质要素凝练成习题,强化学生素质提升。

四.  建立“基于能力+素质培养”的考核评价体系

在课程考核中,建立“基于能力+素质培养”的考核评价体系:“平时+期末”、“课内+课外”

(1)平时考核:设置能力、素养考核点 

(2)期末考核:笔试+操作。笔试题:含素养考核;操作题:不仅考核学生实验技能,还加强利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具有物理特色的创新能力考核,通过操作考试体现出教学的效果。

五.  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资源库

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,利用软件平台3dmaxBlender、Unity3d,自研3D虚拟仿真仪器(可旋转、可操作、可透视、可拆分和组装等),使学生“知结构、懂原理、会操作”,供学生预习及课外学习。

  


六.  进阶技能训练—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

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、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。实验室根据学生专业特点,以兴趣为切入点,设置了力学、热学、光学和电学模块,每个模块由相应的系列实验组成,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相应模块进行学习,在此过程中,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方法。

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。

图4   综合设计性实验框架图

.  项目训练—开放物理实验

当学生具备基本实践动手能力和经过系统技能训练后,通过项目训练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,根据学生专业对项目进行重新设置:(1)为经管类和文科学生开设以演示实验装置制作为主的项目,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升科学素养;(2)为工科生开设仪器改进、实用小制作和科研小课题,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塑造科学精神。

在进行课题选取时,以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为基础,对现有内容进行扩展:例如改进现有实验仪器,用新方法测量某个物理量等。课题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,自行设计实验方案,最后购置元器件完成仪器的组装和调试,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通过完整课题的制作,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式。为了保持课题的创新性和挑战度,除少部分课题进行持续拓展外,其余均为新课题。

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。

图5   查阅资料

八.  创新创业—学科竞赛

学生通过“基础-综合-开放”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训练后,已经初步具备进行创新工作的条件。在此基础上,老师和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项目进行完善和功能扩展,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。